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市場,在全球紡織產業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目前,中國紡織業規模已超過世界總量50%,化纖產量占世界70%,貿易占世界三分之一;從產業整體性來看,中國產業鏈最全,產品品種最全;從制造水平來看,我國纖維原料、紡織、服裝和家紡的技術制造和裝備水平大多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RCEP帶來的最大變化是,中國與日本建立了新的貿易伙伴關系,中日紡織品貿易規模預計未來將繼續擴大。”
目前,日本是中國服裝紡織品的第四大出口市場。根據海關數據,2019年,中國向日本出口紡織品和服裝208.8億美元,占該行業年度出口總額的7.4%。
據日本相關統計,2020年中國占日本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的份額為58.6%。RCEP生效后,除口罩、床上用品等少數產品外,中國對日出口的針織品、長褲、西裝、t恤等主要紡織品的關稅將在16年內取消。
由于日本與東盟、越南、泰國、印尼、印度等國家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這些國家的紡織品和服裝產品可以享受對日本出口的免稅待遇。RCEP協議生效后,將有助于中國紡織產業在日本市場逐步公平地參與國際競爭,降低外貿企業的出口成本,增強產品的國際競爭優勢。同時,從日本進口的主要產品,原5%-8%的進口稅率將在11-21年內分階段降至零,有利于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生產效率。
“從區域生產合作的角度來看,有望建立更加穩定的雙向投資環境。中國隨著投資的增加、生產能力的提高和更密切的合作,區域制造中心的地位也將得到鞏固。”RCEP的簽署將有助于深化區域紡織品服裝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合作。
成員國之間在商品、服務和投資領域的市場準入規則將進一步放寬,海關程序和技術標準將逐步統一。通過在該地區采用原產地規則,將促進該地區經濟要素的自由流動,加強成員之間的生產分工與合作,促進該地區消費市場的擴大和升級,促進該地區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進一步發展。
對于中國紡織服裝業的外貿企業,RCEP幫助出口更多的產品,更好地享受稅收優惠措施;另一方面,它有助于避免一些貿易壁壘。
據了解,在《RCEP公約》生效后,如果企業通過海關認證并成為經批準的制造商,在出口時只需申報企業的獨立原產地即可通關并享受締約國的優惠待遇,從而節省了原產地證書的入境、審查和申請,并進一步減少了通關時間和費用。
深圳市穩恒醫療用品有限公司關務主管曹女士,在深圳海關組織的RCEP政策專項培訓會議上,了解到這一規定后,非常高興的說:“我們公司每周給東南亞發30多張無紡布產地證明。由于海關推出了自助打印、智能審核等服務措施,原產地證書的申請不不用再到海關現場。RCEP也可以通過公司的獨立申明清關,以后會更方便。”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