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近日在國務院政策發布會上表示,展望全年外貿走勢,機遇大于挑戰。我們有信心通過國家外貿系統扎實有力的工作,實現全年穩質增量的目標。
任鴻斌介紹,今年以來,商務部會同各地各部門狠抓外貿政策實施,扎實推進優進優出、貿工融合、貿易暢通三大計劃,推動外貿創新發展,實現外貿快速增長。主要呈現出五個特點:
1.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1-5月以人民幣計,進口、出口、進口同比分別增長28.2%、30.1%、25.9%,均為十年同期最高水平,與2019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21.6%、23.6%、19.2%。
2.結構不斷優化。中西部地區、民營企業、機電產品和一般貿易出口比重分別提高1.4、3.7、0.8和2.1個百分點。
3.創新發展扎實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和其他新的外貿模式蓬勃發展。商務部新認定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105個,共計578個。眾所周知,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也是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推進貿易和產業融合的重要平臺。
4.支持國民經濟穩定恢復。貨物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0%。
5.推動世界經濟、貿易復蘇。據世貿組織統計,一季度,中國進口國際市場份額為11.8%,同比增長1.4個百分點,也是我們同期進口份額的最高水平。3月以來,進口月度增速高于出口,內需對全球貿易拉動作用較強。
任鴻斌指出,外貿取得新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國家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持續努力發揮作用,這是各地、各部門和外貿企業共同努力的結果。
與過去相比,今年有四個階段因素對外貿發展有較強的拉動作用:
1.“宅經濟”產品和訂單回流推動出口增速提高約18個百分點。
2.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拉動進口增速超過6個百分點。
3.“就地過年”拉動進出口增速約4個百分點。
4.去年低基數因素拉動進出口增速6.6個百分點。
展望全年外貿走勢,任鴻斌表示,外貿發展面臨機遇和挑戰,但我們認為機遇大于挑戰。目前,世界上每天確診新冠肺炎的人數已經下降到40多萬,世界經濟貿易正在加速復蘇。
今年6月,世界銀行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5.6%,比年初預測高出1.6個百分點。商務部近期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約40%的外貿企業新簽出口訂單同比增長,外需呈現好轉跡象,競爭力增強。
我們有信心通過國家外貿系統扎實有力的工作,實現全年穩量增質的目標。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外貿發展形勢依然復雜。國際上,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經濟復蘇不確定,產業鏈、供應鏈風險加大,貿易問題政治化加劇。
從國內來看,我國外貿企業面臨四大突出困難:
1.國際航運效率低、成本高;
2.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企業出現“不接單、出口不盈利”的現象;
3.原材料價格上漲,提高了企業成本。例如,1-5月,鐵礦石和銅金礦平均進口價格分別上漲75%和45%;
4.有些地區招聘難度大,費用高。
下一步,我們將密切關注國內外形勢變化,針對外貿企業面臨的突出困難,研究政策措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國際經貿合作,建設性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推動區域規則多邊和雙邊談判,構建高標準自貿區網絡,精心籌備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讓全球企業共享中國發展機遇。
2.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拓展絲綢之路電商伙伴國,辦好第130屆廣交會,促進市場多元化。
3.加快發展外貿新模式,培育外貿新動能。
4.發展高質量創新型外貿產業集群,促進貿易和產業融合。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