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日報消息,4月15日中國正式向東盟遞交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核準書。代表著中國已經正式完成了RCEP官方核準程序,這無疑是對我國對外貿易注入一針強心劑,服裝行業或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短期來看,也許會加劇國內相關行業的競爭,但從長期來看,則有助于我們在更高水平的競爭中建立新的產業優勢。
2020年11月,RCEP的15個成員國正式簽署了該協議。從那時起,該協議將對成員國之間的貿易,投資和經濟發展產生影響,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貿發會議對RCEP的研究表明,到2025年,RCEP將為15個成員國帶來超過10%的出口增長。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相關計算顯示,到2030年,RCEP成員國的國民總收入將增加1860億美元,預計年出口總額將再增加5190億美元。
“對于中國,RCEP將為我國建立新的發展模式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守文不久前指出,RCEP將通過開放貿易和投資來幫助中國使區域產業趨于平穩。產業鏈和供應鏈可以更好地連接國內外市場和兩種資源;這將有助于拉動內部循環,促進國內外雙重循環,促進中國加快建設新的發展格局。王守文說,RCEP將幫助中國經濟實現更先進的工業水平,提高中國產品的質量標準,促進工業現代化,促進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原產地累積規則被廣泛認為是RCEP在商品貿易領域中最驚人的成就。根據原產地累積規則,在確定產品原產地資格時,可以累積RCEP協議其他成員國的原材料,以滿足最終產品出口增加值40%的原產地標準,這樣可以更輕松地享受優惠價格。海關總署海關管理司司長姜峰指出:“與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相比,RCEP與15個締約方的累積規則將進一步降低產品獲得優惠的門檻。關稅將更加有利。以擴大產品出口。”
“過去,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原產地更多,而積累和銷售只存在于協定國家之間。”亞太研究所新興經濟研究室主任沉明輝和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全球戰略。他說,這次可以累加15個經濟體涉及的價值組成部分,因此,原始材料的選擇更多了,增值標準也更容易達到。
一旦RCEP生效,我國近30%的出口將能夠實現零關稅待遇,從而為中國的外國投資和服務出口提供了機會。王守文指出,這也將促進我國參照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制定基準,加快制度開放,促進建設水平更高的開放經濟新體系。
首先,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在我國的優勢將更加明顯,也將促進競爭力相對較弱的產業的自發轉型和現代化。在15個國家的地區中,預計我國將進一步鞏固其作為產業鏈供應鏈的區域中心的地位,尤其是作為中間產品生產的區域中心,例如為國內市場在該區域提供半成品和零件。
其次,RCEP在行業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包括紡織品,服裝,輕工業,建筑材料,電子設備和農產品在內的行業有望進一步受益。汽車零部件,鋼鐵和石化行業的競爭壓力可能更大,但它們也將促進相關行業的現代化并提高生產效率。
不僅如此,服務貿易的開放性也相應提高。在服務業方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有100個部門。 RCEP簽署后,增加了22個新的子行業,包括研發,管理咨詢,制造相關服務和航空運輸。同時,包括財務,法律,建筑和運輸在內的37個部門的參與水平也有所提高。在下一階段,服務貿易無疑將成為新的增長點,而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望從服務貿易的開放中獲得新的動力。
“在RCEP簽署和生效過程中,我國還探索了許多新的商業規則并進一步開放了市場,包括商業環境和市場準入機會。毫無疑問,未來預計外資將更多地流向中國,”沈明輝說。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