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公布判決,被告人小嚴以虛構的鞋圈大佬身份,騙取137萬元貨款,情節特別嚴重,以詐騙罪獲刑10年半。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一下時間的詳細經過。
被害人黃某稱:“我與小嚴是2019年4月通過某二手網站相識,相熟后互相添加了微信。閑聊中,他透露自己在鞋圈資源很多,美國、韓國等地都有他的專業買手,在成都有一家實體店,還有一輛蘭博基尼的豪車。我就覺得這個人在鞋圈很有能量,也向他咨詢了很多投資球鞋的方向。”
在小嚴給了被害人黃某投資建議后,當時還是在校大學生的黃某對于小嚴“球圈大佬”的形象更是深信不疑。于是,2019年5月,黃某主動向小嚴詢問部分限量球鞋的價格,發現小嚴處貨單球鞋單價比市場便宜了上千元。覺得當“中間商”有差價可圖,黃某立馬網上發布了售賣限量球鞋的廣告。
黃某接到“散戶”訂單后,向“球圈大佬”小嚴購買相應的款式球鞋,不到三個月轉賬“購鞋款”137萬。
但到了約定的發貨時間,小嚴卻以各種理由拒不按時發貨。在簽訂了合同后,小嚴發了幾份包裹,卻被投訴全都是假貨。黃某這才意識被騙,隨即報警。
原來,小嚴也是在校大學生,根本沒有上游的供貨起到,也沒有任何實體店股份,詐騙的購鞋款被揮霍一空。
法院審理認為,在案證據可以證實,被告人小嚴并無向被害人交付球鞋的能力,其也并未為履行合同做任何的準備,其先后詐騙被害人數十筆,無一筆真實交易。
最終,法院判決被告人小嚴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一千元。
隨著近年來,炒鞋話題持續引爆輿論,各種騙子也嗅到了所謂“商機”,惡性事件層出不窮。服裝行業的良性發展,離不開穩定市場,建立在消費主義基礎之上的投機浪潮,終究會落得一地雞毛。
TAG: